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,思考,再思考。人的思维是最有价值的东西,它可以帮助我们看清问题,走出困境,也可以带来良好的心态,甚至财富。
——爱因斯坦
前阵子收到了一条打招呼的信息,
很久没有联系的那种。
一开始以为有什么大事,
结果她说 就是很久没聊了。
唔,诶,嗬,正愁满肚子迷茫找不到前路呢,
在我吐槽的话匣子刚打开第一句的时候,
突然受到了暴击。
没联系之前:同样是刚毕业没几年的‘小白菜’
(反正我是这么想的)。
联系后:新手村装备莫得一件 VS 欢迎王者归来
我愁呀,什么工作前景啊、房租水电啊、人情往来啊、个人价值啊……反正定位相当清晰:当代颓丧青年得有我一名。
她呢,大公司争相抛橄榄枝,个人副业好几项,朋友圈一呼百应……那种自由且从容的生活状态,不就是90后想拥有的嘛。
不禁好奇,
那些厉害的人,到底都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做了什么。
遵守备份定律:多元的能力是王道
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,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则:能力备份,或者说能力储蓄。
都说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”;“梅花优于香,桃花优于色”;“梅须逊雪三分白,雪却输梅一段香。”
人生贵有一技之长没错,但技多不压身也是真的,多元化的社会里更需要多元化的能力。
实事求是的基础上,还需要与时俱进。
时代在发展,个人的追求也会相应提升,企业的愿景也会不断的向前。就像培训工作,经典的培训课程少不了精华提取,新兴的培训方式少不了趋势设计,培训工作是无穷无尽的,单一的能力解决不了日趋壮大的企业需求,多元的能力才更能加强实力,克服无力,发挥潜力。
清晰的提升规划:知道自己在做什么
我们迷茫,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想做什么,怎么做。而厉害的人就是比我们早一步知道,并付诸行动。人要有所成功,一定是有着清晰的提升计划的。
提升,听起来是一件很令人振奋的事情,但在享受成果之前,你是否有行动?
看过这么一句话:“但凡不注重人才培养的企业,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职能就受到弱化,自然而然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也就进一步降低了。”
企业要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,看起来是理所当然的,不培养,人才凭空而来吗?就算能中途挖到非常优质的人才,你又怎么留?
华为、阿里巴巴、小米、微软等世界知名企业的势头无比迅猛,离不开企业所有人员的付出,而人员的付出与企业培训的付出息息相关。
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是个人提升的自我认知,更是企业发展的实力审视。
so
不当柠檬精,就从现在开始行动叭
![]() |